3月27日至29日,由广州商学院与广东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“技术革命、金融业增长与国家金融治理学术研讨会暨地方金融论坛(2025-01)工作坊”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。本次研讨会聚焦技术革命对金融业转型与学术创新的影响,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、科研院所、知名期刊的60余名专家学者、期刊编辑及青年学者参会。会议通过主旨演讲、平行论坛、互动交流等形式,旨在搭建学术对话与思想碰撞的高端平台,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创新与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。
开幕式:深化合作,共谋发展
会议设置开幕式、主旨演讲、互动交流及平行论坛等环节。论坛开幕式由广州商学院科研处处长、《金融经济学研究》主编李华民教授主持。
广州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张燕教授在致辞中表示,当前全球技术革命浪潮深刻重构金融业态,金融治理面临数字化转型、绿色金融、风险防控等多重挑战。她强调,广州商学院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使命,近年来依托学科交叉优势,在金融科技、数字经济等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。此次研讨会旨在推动学界与业界深度融合,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撑。“希望与会专家共同探索技术革命下的金融治理新范式,助力大湾区打造国际金融枢纽。”
广东金融学院副校长刘锋教授在致辞中指出,金融业增长离不开技术赋能与制度创新。他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合作为例,提出“技术驱动、制度协同、人才先行”的发展路径,呼吁高校加强跨学科研究,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。“金融治理不仅是学术命题,更是实践课题。期待通过本次论坛,形成更多可落地的解决方案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”
主旨演讲:大咖云集,洞见未来
会议特邀四位权威专家发表主旨演讲,内容涵盖经济学、管理学、金融政策等多个维度,为与会者带来深度思考。主旨演讲环节由广州商学院校长助理马林教授主持。
《经济评论》主编、武汉大学叶初升教授以“隐匿于字里行间的学术思维”为题,解析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论。《管理学刊》执行主编张跃胜教授从学科交叉视角切入,探讨管理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论差异。南京审计大学期刊社副社长易先忠教授聚焦“科研评价体系改革与学术生态建设”,分享了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在推动绿色金融、ESG等领域研究的实践经验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张雪兰教授以“金融风险防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”为题,系统梳理了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演进逻辑。
互动交流:搭建交流平台,助力学术成长
会议特别设置“刊界达人与作者互动交流”环节,聚焦科研评价、期刊发展与青年学者培养议题。由《教育发展研究》副编审南钢主持。与会嘉宾就学术论文选题、研究方法优化及成果转化展开经验分享,助力青年学者成长。
平行论坛:前沿碰撞,成果丰硕
3月28日下午,五大平行论坛同步开启,涵盖“金融制度与政策”“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”“有为政府与金融治理”“金融风险与国家金融治理”“金融工具、金融教育与人才培养”等前沿领域。其中,《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政策的企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效应》《数据要素市场化能否促进数字技术创新》《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—东盟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》等论文引发热烈讨论。来自《北京工商大学学报》《财经科学》《当代财经》《管理学刊》《贵州财经大学学报》《金融经济学研究》《南方金融》《金融理论与实践》《经济经纬》《经济评论》《南开经济研究》《山西财经大学学报》《审计与经济研究》《石河子大学学报》《农村金融研究》等期刊的专家对论文进行专业点评,为青年学者提供宝贵建议。
展望未来:协同创新,服务湾区
本次研讨会是广州商学院、广东金融学院推动学科交叉融合、服务地方金融发展的重要举措。会议不仅为学术界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,也为政策制定与行业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。
未来,广州商学院、广东金融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高校、期刊及业界的合作,共同探索技术革命下的金融治理新路径,助力大湾区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金融高地。
广州商学院张燕教授发表致辞
广东金融学院刘锋教授发表致辞
广州商学院校长助理马林主持会议
经济评论主编叶初升发表主旨演讲
管理学刊执行主编张跃胜发表主旨演讲
南京审计大学期刊社副社长易先忠发表主旨演讲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张雪兰发表主旨演讲
互动交流环节
论坛合影